苏芮的《跟着感觉走》和齐秦的《狼Ⅰ》在1988年成为引进版的滥觞,成了中国流行音乐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。
如果说齐秦像你一个中学同学,当年你们曾共同度过了阳光灿烂的日子,日后却就各奔东西,留下的只是温馨的回忆,苏芮则是从中学时代起就是你的朋友,不见得和你分享所有的狂热,却不曾因时光的流转而离你远去。在你生命的特定时刻,她又会送你娓娓的话语,或许不能解除你的苦厄和忧烦,却足堪是知心的慰藉。
当我们从《搭错车》中听到苏芮的时候,那一句“谁能告诉我,谁能告诉我,是我们改变了世界,还是世界改变了我们?”不仅撞击了少年的心,风华正茂、挥斥方遒的青年人不也须因此而扪心自问,再度审视和观望生活本身的质询吗?不要忘记,那是80年代初期。更不必说她同时给我们的《酒干倘卖无》和《是否》。
随后,我们同样不能忘记的就是那让人情意错综的《跟着感觉走》,那似乎少了些少年的豪情和青年初期的狂热,而多了几分无奈,几分洒脱,但不着痕迹的爵士感觉中又透出了自信和活力。那不也是1988年的侧影吗?
《牵手》来了,苏芮的声音曾经让一些人包括我失望过。这还是那个英气飒爽的苏芮吗?那还是热情喷薄欲出的苏芮吗?几番啜饮回味后,苏芮另一面的柔情温情包容之情揭示的不是更实在的真理吗:“所以牵了手的手,没有明天可回头。”
自然,我们还须记得,有了她,才有了广州的刘欣茹,有了那英等等一代歌手,不管直接间接,是她告诉了中国的女孩子们可以如此歌唱,从而无形中,她结束了邓丽君一花独秀的时代。
“多么熟悉的声音,伴我多少年风和雨。从来不需要想起,永远也不会分离……”这不是我们听到的苏芮吗?
不知是歌如生命还是生命如歌,不知是歌如岁月还是岁月如歌。
当苏芮来到北京的时候,“跟着感觉走,请牵住苏芮的手。”(金兆钧)